四库研究

SI-KU STUDIES

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

了解更多我们的详细信息,请致电

0731-88821560

或给我们留言

QQ在线

四库总目
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四库研究 >> 四库总目 >> 正文

《四庫全書》卷前提要四種及其收書異同錄——兼及金毓黻所論《四庫全書》卷前提要問題[*作者信息:李国庆,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、研究馆员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 ]李國慶 王釩

发布时间:2016年12月21日 15:02  点击:[]

Four Prefaces to the Complete Library of Si Ku Quan Shu and Their Different Books

- On the Preface of the Book of Si Ku Quan Shu by Jin Yufu

Li Guoqing Wang Fan

一、《四庫全書》卷前提要四種介紹

《四庫全書》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、卷帙最多的一部綜合性叢書。它沿用唐代四庫的名稱,以經、史、子、集為四部,共收錄圖書三千四百七十種(計:經部六百九十五部,史部五百六十三部,子部九百三十部,集部一千二百八十二部),保存了清代乾隆朝以前的重要典籍,是我國古籍思想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。《四庫全書》的纂修,經歷了一個相當繁複的過程。從乾隆三十七年(一七七二)正月乾隆帝諭令各地徵集遺書開始,於翌年二月設立四庫全書館,直至乾隆四十六年(一七八一)十二月第一部《四庫全書》纂修繕寫完畢,貯于紫禁城文淵閣,歷時十年。其後,第二、三、四部《全書》相繼於乾隆四十七、八、九年繕峻,分貯于盛京文溯閣、圓明園文源閣、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。以上是為北四閣《全書》。乾隆四十七年(一七八二)七月,乾隆帝又諭令續繕《全書》三部,分貯于揚州大觀堂文匯閣、鎮江金山寺文宗閣、杭州聖因寺文瀾閣,直至乾隆五十二年(一七八七)告竣,歷時七年。以上是為南三閣《全書》。在七部《全書》完竣之後,根據乾隆帝的諭旨,又進行了全面覆校、審閱,期間時有“添改抽挖”等情況發生。

《四庫全書總目》(本文簡稱:“總目提要”)是伴隨著《四庫全書》的纂修而產生的,由總纂官紀昀等人主持完成。這部“總目提要”凡二百卷,對《四庫全書》收錄的和沒有收錄而僅存其目的歷代古籍,合計一萬零二百二十三種古籍,都撰寫了內容提要,逐一進行介紹和評價,“凡六經傳注之得失,諸史記載之異同,子、集之支分派別,罔不抉奧提綱,溯源徹委”(阮元《研經室三集•紀文達公集序》),在古典目錄學領域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。

“卷前提要”,指在《四庫全書》中,於每一種書的前面所冠有的提要。人們對這種提要的稱呼不一:除稱“卷前提要”外,又名“原本提要、或曰“閣書提要”。所謂“卷前提要”,強調“提要”所在一書的部位,即卷之前面;所謂“原本提要”,強調單本書所載的提要,即每一部書載有的提要;所謂“閣書提要”,強調各閣《四庫全書》中載有的提要。三者名異而實同,都是針對“總目提要”說的。

傳世的《四庫全書》共有四部:現存臺灣故宮博物院的文淵閣本《四庫全書》、現存國家圖書館的文津閣本《四庫全書》、現存甘肅省圖書館的文溯閣本《四庫全書》及現存浙江省圖書館的文瀾閣本《四庫全書》。其中,文淵閣本、文津閣本及文溯閣本《四庫全書》三部為足本,而文瀾閣本《四庫全書》則為殘本,所缺部分經後人補足。自民國以來至今,已經有三部閣本《四庫全書》的卷前提要被逐一摘錄下來,單獨編輯成帙。